ued体育-媒体人痛批U19男篮,攻防两端尽显挣扎,防守表现令人失望

 admin

 2025-09-20

       

 19

北京时间7月3日,中国U19男篮在一场国际邀请赛中再次遭遇惨败,以23分之差不敌欧洲劲旅,这场比赛不仅暴露了球队在战术执行和防守端的严重问题,更引发国内篮球媒体人的强烈批评,多位资深记者和评论员在赛后直言,这支被寄予厚望的青年军“打的全是自己不擅长的东西”,而防守表现更是“简直不忍直视”。

比赛过程中,中国U19男篮从开场就陷入被动,进攻端球员们显得犹豫不决,传导球生涩,战术执行明显缺乏连贯性,在对手的高强度防守下,中国队的外线命中率低至27%,内线得分也比对手少了18分,更令人担忧的是,球队出现了21次失误,其中多数是由于战术选择不当和传球意图过于明显造成的。

“我们看到的是一支完全迷失方向的球队。”一位长期跟踪男篮青训的央视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,“这些年轻球员明显在打着自己不熟悉、不擅长的篮球,他们的个人特点被战术体系所淹没,每个人的优势都没有得到发挥。”

防守端的问题更为突出,中国队全场让对手投篮命中率达到53%,三分球命中率也有42%,在篮板球方面,虽然拥有身高优势,但却比对手少了11个篮板,最令人失望的是防守轮转和协防意识,多次出现漏人情况,让对手轻松得分。

媒体人痛批U19男篮,攻防两端尽显挣扎,防守表现令人失望

“防守简直不忍直视。”某专业体育媒体专栏作家在评论中写道,“这些年轻球员似乎完全没有理解团队防守的基本概念,防守站位混乱,换防沟通几乎为零,对手一个简单的挡拆就能撕开整条防线。”

战术安排方面同样引发质疑,教练组坚持让球员执行复杂的战术配合,但这些年轻人显然无法消化这些战术要求,球员们在场上经常出现跑位重叠、传球失误等问题,反而放弃了他们习惯的快速反击和简单挡拆配合。

“为什么非要让这些年轻人打他们不擅长的复杂战术?”前国手在解说比赛时提出了尖锐批评,“青年队比赛应该扬长避短,而不是用一套死板的战术体系束缚球员的发挥。”

这支U19男篮组建至今已有两年时间,期间经历了多次集训和海外拉练,从本次系列赛的表现来看,球队的进步远远低于预期,球员个人能力有所提高,但团队配合和战术执行力却不进反退。

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技战术层面,从场上的肢体语言可以看出,许多球员显得信心不足,害怕犯错,导致动作僵硬,无法发挥正常水平,心理层面的问题同样需要教练组高度重视。

与他国青年队相比,中国U19男篮在基本功和篮球智商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,在阅读比赛、临场应变等方面,中国球员明显落后于同龄的欧洲和美洲球员,这反映出我国青训体系在培养球员全面能力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这场失利应该成为中国篮球反思的契机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青训理念和培养方式,是否过于强调战术纪律而忽视了个体特点的发挥?是否应该给予年轻球员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?

媒体人痛批U19男篮,攻防两端尽显挣扎,防守表现令人失望

值得注意的是,这届U19男篮中不乏有潜力的新星,有些球员在俱乐部青年队表现出色,但一到国家队体系就仿佛变了一个人,如何让这些年轻球员在国家队体系中发挥出俱乐部时期的水准,是教练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中国篮球的青训体系需要一场深刻的改革,我们不能再满足于培养“听话”的球员,而应该鼓励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发展,防守理念和训练方法也需要更新,与国际篮球发展趋势接轨。

这次失利虽然令人失望,但也提供了宝贵的诊断机会,希望教练组和篮协能够正视问题,及时调整建队思路和训练方法,距离下一届世青赛还有时间,只要找准方向,做出改变,这支球队还有提升的空间。

中国篮球的复兴之路不会一帆风顺,青年队的成长必然经历挫折,关键是要从每次失败中吸取教训,不断改进和提高,中国篮球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球员。

未来几周,U19男篮还将面临更多挑战,希望球队能够尽快调整,找到适合这批球员的战术打法,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展现出新的面貌,毕竟,这些年轻球员代表着中国篮球的未来,他们的成长需要耐心和正确的引导。

评论